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校(院)广大师生员工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直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校(院)引起热烈反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院)海洋技术科学学部研究员王军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对正义的坚守。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我们海洋监测装备团队攻坚克难、争创一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耕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保障国家海洋安全、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校(院)党委书记吴衍涛:“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彰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凝聚起了亿万中华儿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的磅礴力量。校(院)广大师生员工要把纪念活动激发的巨大热情,转化为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教报国为己任,锚定“冲一流”建设目标,厚植科教融汇“最大优势”,释放产教融合“最大效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强国强省建设、工大(科院)有为”的时代答卷,为助力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走在前、挑大梁”贡献工大(科院)力量。
校(院)长段培永: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为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姿态和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斗争精神,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海洋强省与数字强省建设以及“人工智能+”行动,以高水平学科建设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管理创新,奋力谱写“冲一流”建设新篇章,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副校(院)长、绿色造纸与资源循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吉兴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既是向世界的庄严宣告,也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深切召唤。作为高校教育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自豪,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一方面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把纪念活动激发出来的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科技报国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坚持“四个面向”,带领科研团队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处长(部长)、团委书记万金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传递出中华民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为我们赓续精神血脉、勇毅前行指明了方向。铭记先烈事迹、致敬英雄壮举,更需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引导青年学生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勇气、砥砺奋斗的力量,在新征程上勇挑重担、挺膺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与热血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施秀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立场。气势磅礴的阅兵式,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要以史明志,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海洋技术科学学部党委书记孙继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发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必胜信心。阅兵仪式展示的现代化精良装备,集中展示了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教育科技工作者感到重任在肩、使命光荣。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好伟大抗战精神,持续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海洋观/探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培养更多胸怀海洋、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国栋:80年前,中国人民以伤亡超过3500万人的巨大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捍卫了世界和平正义。80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站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思政课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从伟大抗战精神和中国和平发展成就中汲取磅礴力量和宝贵财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积极投身强军强国建设。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朵一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盛大的阅兵式,展现了我们国家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80年前那场伟大的胜利,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更守护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之火。我将立足三尺讲台,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将传统工艺的“匠心”与现代设计的“创新”相结合,引导学生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去描绘伟大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退役复学学生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王震:“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是我们曾经立下的誓言,也是每一位军人始终坚守的准则。看完阅兵式,我热泪盈眶、壮志满怀。身为一名退役复学的学生党员,“召之能来,敢打必胜”。我将铭记历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身体力行做好学校国防教育宣讲员、军事技能教练员、征兵政策传播员、优良学风示范员,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强化学生国防观念、提升学生军事素养做出贡献。
校(院)研究生会成员、材料学部2023级研究生冯书帆:当钢铁洪流驶过天安门广场,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的铿锵话语久久回荡在耳边,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骄傲。作为一名新能源储能方向的研究生,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殷嘱托,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科学研究的精神动力,将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