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日报】大三学生当“老总”招聘师兄

发布时间:2016-03-25通讯员:记者 朱士娟 实习生 马赫楠出处:新闻网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1542

 

    20日,山东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专场招聘会在齐鲁工业大学举办,近千家用人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3万余就业岗位,平均1个人就有4个岗位挑,部分工科类专业供需比甚至达到6:1,也就是6个岗位等1个学生。此外,今年招聘会也出现了不少新鲜事,比如在校创业学生招聘师哥师姐、大二学生体验求职等。与往年相比,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期望值也有所降低,记者调查了15位求职者,多数学生对首份工作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元左右。

师弟招聘师兄当创业“合伙人”

 

  20日上午9点,虽然招聘会刚刚开幕,但现场已经人头攒动。偌大的校园广场上,放眼望去全是乌压压的人。在广场东南角,一排招聘摊位格外引人注目,共有11家,它们均是齐鲁工业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化项目,公司负责人也都是学校在校大二或大三的学生,他们此次招聘的对象则是今年要毕业的师哥师姐。

 

  齐鲁工业大学轻工学部大三学生温博晗所创立的“优早餐品”是11家创业企业中的一员,该项目在2015年获得了200万元的融资,这次主要面向毕业生招聘软件开发师、市场推广员等。“目前团队有8个核心成员,这次招聘的市场推广人员的工资是3000元加提成,而软件开发的职位,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希望有志于跟我们一起创业的学长学姐加入进来。”温博晗说。

 

  齐鲁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制作专业的大三学生刘志松,别看仅有24岁,但已经是多个品牌的老板了,不仅在长清大学城商业街经营着一家主题酒店,还是一家传媒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这次招聘会,他主要为自己即将推出的一个APP校园品牌“招兵买马”,用他的话说,就是招募与他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截至当天下午5点,刘志松已经收到了60多份简历。

 

     大二学生“改年龄”、投简历体验求职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随机采访求职者发现,不少拿着简历找工作的并不是大四学生,而是大二或大三学生。齐鲁工业大学印刷工程专业的小唐就是其中一位。“简历上的年龄比我实际年龄大3岁,我想投投简历试试,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体验求职这个过程,为自己将来找工作做准备。”小唐说,她已经想好退路了,如果有单位让她去面试,她会在面试最后说出实情,即使不能入职,也给自己争取下实习机会。

 

  此外,也有往届毕业生“回炉”就业。小李去年就毕业了,因为对现在工作不满意,这次来校园招聘碰碰运气,找一份新工作。针对求职期望,记者做了一个小调查,受访学生一共15位,其中,有10位对自己首份工作月薪期望值在2500元到3000元之间,另外有1位表示只要够养活自己就可以,其他几位对月薪期望值高于3000元。

 

  “学生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齐鲁工业大学就业指导教研室主任刘泽东说,由于大学生对社会行业或企业了解少,对自己定位并不准确,常常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

 

    工科生受宠平均1个人有6岗位挑

 

  记者从此次招聘会上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仍较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供需比都在6:1以上。化工专业的大四学生小李在去年秋季招聘会上已经找到工作,这次是陪朋友来招聘会的。“我当时投了大约10份简历,有三四家回应,当时就签约了一家石油公司。”小李说,他们班除了考研或考事业编的,多数已经签约。

 

  而招聘企业招聘情况也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感觉今年招聘形势不太好,只收到了几份简历,很多大学生对这电工这个职业不感兴趣。”现场一位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在与学生交流中,很多大学生对这份工作的工作强度及发展前景有顾虑。而另一家金融公司摊位前人气火爆,该公司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短短两三个小时,他们就收到了几百份简历。

 

  为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这次招聘会还专设了海外就业项目,招聘岗位所涉及的专业,涵盖了机械制造类、电气自动化类、生物发酵类、食品类、环境类、经济类、管理类、化学化工制药类、材料类、计算机信息类、外语类等20余个专业,单位主要是东亚、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部分国家。此外,记者从齐鲁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将于4月中旬联合济南、泰安等7市联合举办2016届毕业生第二场综合类招聘会,其他学校学生也可参与应聘。

 

媒体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