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钦元为孔子学堂讲授开班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4-11-14通讯员:赵立爱出处:宣传部(统战部)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307

 11月13日上午,首个建在大学校园的孔子学堂在齐鲁工业大学揭牌开班,中国著名国学大师梁漱溟长孙、北京大学教授梁钦元应邀以《梁漱溟先生心目中的儒门孔学》为题,为“90后”学生讲授开班第一课。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王大千,山东演艺集团董事长雷岩,副理事长、副秘书长邢成湖,交流合作部主任康承宝,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郑思浩,齐鲁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士昌、党委副书记王光芝以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聆听了报告。报告由王光芝主持。

 

 梁钦元教授的报告分为四大部分:对儒门孔学的种种解读、儒门孔学的门径、儒门孔学的核心以及儒门孔学的真价值。他梳理了19与20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对儒门孔学的种种解读,将其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彻底“摧毁”式,顶礼膜拜式,“整理国故”式。并提出了梁漱溟先生独到的释孔模式,指出他是因人生而思考哲学,又以哲学去反观人生。“此来除替释迦、孔子发挥外,更不做旁的事!有最大的责任,即为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

 

 孔孟书籍浩如烟海,真伪正误争议甚多,阐发儒门孔学从何下手?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三个方面,一是标准,最好是以见解为准;二是取材,要讲求严谨,也要不避宽泛;三是方法,梁漱溟先生不倡导形而上学的方法,主张最好的办法是返归到人生问题,须植根于生活,纳言敏行,践履实修。

 

 梁漱溟先生提出儒门孔学的灵魂在于朴素向上,重在生活,理性自觉。回忆与祖父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梁钦元教授对儒门孔学的核心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说,推广儒学,最终的标准还是要看有没有将孔子的学问回归到生活中,人的内心有没有很好地整合,人是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有没有最终改变人的气质。孔学是指导每一个朴素向上的人走好人生路的学问,即便孔子讲到追求功业,那也是“功业再大不能大于生活”。

 

 关于儒门孔学的“真精神”、“真价值”,梁漱溟先生认为在于折中调和的哲学思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尚情无我”的人际关系,求“仁”求“安”的道德追求。

 

 党委副书记王光芝在报告会上说,梁钦元教授的讲座从梁漱溟先生对儒门孔学的真面目的解读,到儒门孔学的门径介绍,再到梁先生对儒门孔学的灵魂和真价值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了梁漱溟先生思想的深邃高远和国学大师风范。特别是梁漱溟先生提出的 “人生向上之志不立,儒学便无从入手”的独到见解,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希望同学们心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仰,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修养。

 

 被美国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钦元,梁漱溟先生的长孙,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专攻北大”课题组特邀心理专家、高级研究员,北大附中附小网校首席心理咨询专家。

 

 

工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