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学名师朱士信教授来校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5-12-14通讯员:秦龙出处:理学院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1247

    为落实学校党委《齐鲁工业大学关于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开展“德融课堂”工作的意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使广大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2月10日,理学院邀请国家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朱士信教授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作“教学的艺术——兼谈教师师德”专题报告。理学院全体教工到场聆听,报告会由理学院院长察可文主持。

 

    朱士信首先从教好一门课程的内涵入手,深入阐述了教好一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困难性。他表示,教学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讲解最深奥的理论,强调大学教师的最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了教学的四个境界,即负担、任务、事业和爱好,号召广大教工应该将教学作为自己的爱好。随后,朱士信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个职能,进一步阐明了教学的内在要求和人性要求,并论述了如何教好一门课程,认为教好一门课程需要思想、方法、过程、目的的有机结合。朱士信提出了开展研究式教学,系统设计整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满信心讲好每次课,善于吸取他人教学经验,及时总结自己教学过程逐步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课程特色网络资源,持续开展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以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等多方面建议。其中,朱士信在“持续开展课程建设”方面阐述了“论文写在黑板上,研究做在课程中,成果应用教室里”的指导思想。他强调,教师就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人,如是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教”之中享受“学”的乐趣,教师便能在学生享受“学”的同时享受“教”的乐趣。

 

    最后,朱士信教授深入浅出的回答了在场教工的疑惑,广大教工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整场报告,朱士信教授以儒雅的气度、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给在场教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辅以自身长期教学的经历,使整场报告生动形象,教工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报告会在为教工带来一场教学艺术盛宴的同时,也对理学院的教学工作和师德建设产生了新的启示,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德融课堂”建设。

 


    朱士信,“国家特支计划”(又称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国家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安徽省自然科学奖、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等评审的网评或会评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