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三字经》小讲坛第三讲开讲

发布时间:2015-12-11通讯员:秦龙出处:理学院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470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12月10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理学院举办齐鲁工业大学孔子学堂《三字经》小讲坛第三讲在行政楼352会议室开讲。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团委相关教师及来自各个学院的学生百余人参加讲坛。


    讲坛伊始,主持人首先总结了自孔子学堂落户我校以来举办的传统文化系列专题讲座和小讲坛,强调通过学习《论语》《三字经》等国学儒学经典,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随后,第一位主讲人郭志新结合历史典故畅谈了古人教导子女与学生的方法,倡导大家要知其所止,止于至善,做到心不妄动、处事精当、思虑周详,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接下来,在婉转动听的《三字经》诵读中,第二位主讲人韩长美把在场听众带入到了“礼”的世界。她通过对《三字经》中有关“礼仪”方面的解读,指出学生要注重亲近良师益友,做到习礼仪、知礼貌、懂规矩,并引用吉翂“击鼓救父”和梁鸿、孟光夫妇“举案齐眉”等典故倡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父慈子孝、夫妻和顺。紧接着,最后一位主讲人吴仕超从“背景、人物、典故”三方面对《三字经》中“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进行了阐述。她通过问题交流互动,引发了听众对不同历史时期问题的思考,并倡导同学们要从历史中剖析时代文化,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最后,文法学院陈京伟教授针对本期《三字经》小讲坛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细致周到的点评,同时为大家简要介绍了《三字经》的核心内容。他指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主讲传统文化是对主讲人传统文化见识与理解的重要考验,为更深入的学习传统文化,他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阅读国学意韵深厚的经典之作,培育国学素养,丰富文化内涵,将国学发扬光大。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贯穿着“仁、义、诚、敬、孝”的核心思想,有利于使世人更好地达到“德行合一”的“圣人”之境。本次《三字经》小讲坛进一步响应了党中央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