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利刚课题组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5-09-18通讯员:盖利刚出处: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1009

 

    近日,学校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盖利刚教授课题组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该课题组的成员王守志发表了以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研究成果以” Reduced Graphene Oxide Grafted by Polymer of Polybromopyrroles to Nanocomposites with Superior Performance for Supercapacitors(一种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还原态氧化石墨烯接枝多溴代吡咯聚合物)”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材料化学期刊J. Mater. Chem. A(材料化学A期刊),该杂志影响因子7.44。

 

     研究采用微波辅助溶剂热反应,将多溴代吡咯聚合物接枝到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上,从而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复合物。该种复合物具有含氮量高、比表面积大、微孔丰富、石墨化程度高和分级结构可调的特点。这归于多溴代吡咯聚合物和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之间的协同作用:多溴代吡咯聚合物有效抑制石墨烯片层的堆叠,同时石墨烯能够调控多溴代吡咯聚合物在其表面的生长。利用该种纳米复合物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5 安培/克电流密度下,循环1万圈后的质比容量为68 法拉第/克,容量保持率为91.9%;重要的是,所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保持较高功率密度(2.5, 10 千瓦/千克)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9.4, 6.7 瓦小时/千克)。

 

     J. Mater. Chem. A(材料化学A期刊)是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旗下的品牌期刊,该杂志影响因子为7.44,在材料化学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