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报】搭好平台唱大戏——记齐鲁工大共青团全方位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发布时间:2017-01-20通讯员:万金存 刘亚出处:团委供稿审核人:责任编辑:访问量:446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创新驱动”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据了解,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齐鲁工业大学共青团从政策措施的制定、科技创新类社团的组建、导师团的配备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全方位搭建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制度保障,引导学生以专业为基础、投身创新创业


    2016年,齐鲁工业大学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德融课堂”实施方案》、《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旨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切实按照“人格健全、身体健康、思维创新、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同时,为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到实处,齐鲁工业大学在部分学院试点实施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正如第一课堂的学业成绩,在第二课堂,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都会获取相应的学分。“科技小达人”、机械学院2014级学生张璐说:“现在参加竞赛获奖也能得到学分,这对我们团队成员来说是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多学生认为这影响了专业学习,其实不然,在竞赛中,我们碰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会带着问题再去学习,这样更有针对性;同时,我们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比赛,会主动去接触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所以这应该说促进了我们专业的学习。”张璐热衷于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他团队的项目曾在2016年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中获二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问题驱动”、“项目驱动”,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制定不仅没有削弱第一课堂,反而大大促进了第一课堂的教学,从而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


                                      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服务凝聚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为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创新精神、推动科技进步,齐鲁工业大学团委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精心打造科技活动月、创新创业成果展、工大青年论坛等主题活动,形成了“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校园环境。


    2016年,为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群团干部大部分工作时间要到群众中去”的要求,团中央、团省委作出了建立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的重大部署,要求实现“1+100”(每名团干部直接联系100名普通青年)的工作目标。齐鲁工业大学积极响应,其中,作为一名团干部,校团委副书记万金存联系了100余名在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团员,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扩大,很多想参加大赛的青年团员慕名找个这个组织,希望能够加入。电气学院大一学生魏燕杰说,我没有参赛经验,但我想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学习,希望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我也能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在不断历练中得到提升与成长。万金存接纳了魏燕杰,希望她能在“1+100”这个团队的带动下扎实学习、快速成长、不断创新。


    齐鲁工业大学团委还成立了科技创新团支部,定期举行分享交流会、创新创业论坛、企业家讲座等,有着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创新团支部旨在以点带面,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走进科技殿堂、体验创新之美。2016年,该支部先后邀请了北京贝沃汇力集团合作发展部总监李阳、山东贵和显星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华、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等百余名行业精英来进行专题讲座;鼓励大家踊跃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2016年,团支部推出的《音物》项目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

  

                                    组建科技创新创业类社团,配备专业导师库科学指导


    齐鲁工业大学共有14个科技创新创业类的社团,会员多达三千余人。每年社团纳新时,科技创新创业类的社团都倍受关注,这些社团的小发明小创作总能吸引住大一新生的目光。如“自由飞”航模协会中的自由飞行的无人机飞行器,机器人协会中的动作灵活、能与人简单交流的机器人,巴克斯酿酒协会中让人垂涎欲滴的各种果酒、红酒等。


    科技创新创业类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因此,他们创新创业的主动性更强,也更容易出成果。与其他社团“一社团一导师”的制度不同,齐鲁工业大学还为这一类社团配备了“导师团”,由“导师”到“导师团”的变化,凸显了齐鲁工业大学对“双创”工作的重视。“导师团”中的导师由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行业能手组成,可以为社团成员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问诊”和“把脉”,助力项目快速提升。此外,学校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全面对他们开放,为他们做实验、搞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2016年,依托巴克斯酿酒协会而诞生的创业项目“山东九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举在“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国赛中分别荣获金奖。项目负责人、轻工学部研究生于卓深有感触地说,“能够获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校‘导师团’中20多位创业导师对我们项目进行的指导。从创业计划书的整体思路到实地调研和市场分析,导师们从自身的创业经验或投资背景出发,对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问诊。”


    “因为我们是在实验室研发的这个产品,更多倾向于技术方向,初期思路主要是以产品为本位,对于市场需求与痛点考虑不完全,在市场营销方面较为薄弱。”于卓坦言。在多位创业导师指导之后,他们深入实地调研,进行数据分析,并持续追踪了几位典型的目标客户,获得了最为直观的第一手资料。“正是有了这种最为真实的体验与数据,才让我们的目标客户与市场营销做的更为完善。真正做到了以市场的需求、客户的痛点为导向,根据目标客户提供最为有效、最为合理的营销方案,真正做到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服务。”于卓说,“并且让我们从单纯的销售酿酒机系列产品的公司,慢慢转变为一个微型发酵设备的领航者。”

  

  “创青春”省赛决赛齐鲁工业大学参赛队

  

                                    成立创业学院,孵化优秀项目快速落地


    2015年5月,为了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扶持优秀创业项目快速落地,齐鲁工业大学成立了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构建多维度的教育体系,既要满足少数大学生创业实战者的要求;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创新创业需要实践,学校要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实践的环境与场所,让他们在实践中熟悉真正的商业规律”。正如校团委书记、创业学院副院长张文斗所说,该学院的主要职责为:讲授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开发与实施创业精英班课程体系、孵化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创业社会化服务等。

  

创业学院是齐鲁工业大学实施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项职能、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载体,位于齐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设有开敞办公区、案例室、多功能会议室、公众路演台、创业咖啡等功能分区。以“工业loft”设计作为整体建造风格,突出了工业大学的特色。其中,创业学院中建有创业孵化基地,基地总面积13000余平方米,可支配的孵化场地面积3120平方米、现有办公席位200余个,现入驻企业使用场地面积2080平方米。孵化基地现有管理人员15名,其中专职管理人员7名,14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校制定了《齐鲁工业大学创业项目入驻管理办法》、《齐鲁工业大学创业学院日常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条例,保证了创业学院及孵化基地管理运营的顺畅。

  

目前,创业孵化基地面向学校在读以及毕业三年以内的学生开放,同时积极吸纳社会上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入驻,现有在孵项目41个,其中已经工商注册的有31家,科技创新类项目占到70%以上。目前有5个项目达成1160万元的风险投资意向。如山东彩泥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系齐鲁工大艺术学院2015届毕业生创立,自2015年11月入驻创业孵化基地以来,充分借助学校提供的各项平台,目前年营业额突破400万元。2016年,与济南市千余家幼儿园签订合作协议,负责幼儿园墙体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同年,该公司负责人带领团队参加了2016“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实践挑战赛,在省赛中勇获银奖。

  孵化基地“赛尔无人机”公司成员正在调试设备

 

 

在齐鲁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已经渐入佳境。从政策支持,“1+100”、团支部、社团等平台的建立,大赛的历练,导师团的助力,校园文化的营造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齐鲁工业大学正在系统地实施着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根植到每一名学生的心中,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后备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媒体工大